對于臥式研磨機和乳化泵的機械密封,檢修中往往存在一些誤區,而泄露問題產生原因往往就在機械密封上。
一、臥式研磨機和乳化泵機械密封檢修中的幾個誤區
誤區一:彈簧壓縮量越大密封效果越好

實際上彈簧壓縮量過大,可導致摩擦副急劇磨損,瞬間燒損;過度的壓縮使彈簧失去調節動環端面的能力,導致密封失效。
誤區二:動環密封圈越緊越好

其實動環密封圈過緊有害無益。1.加劇密封圈與軸套間的磨損,過早泄漏;2.是增大了動環軸向調整移動的阻力,在工況變化頻繁時無法適時進行調整;3.是彈簧過度疲勞易損壞;4.是使動環密封圈變形,影響密封效果。
誤區三:靜環密封圈越緊越好

靜環密封圈基本處于靜止狀態,相對較緊密封效果會好些,但過緊也是有害的。1.是引起靜環密封因過度變形,影響密封效果;2.是靜環材質以石墨居多,一般較脆,過度受力極易引起碎裂;3.安裝、拆卸困難,極易損壞靜。
誤區四:新的比舊的好

相對而言,使用新機械密封的效果好于舊的,但新機械密封的質量或材質選擇不當時,配合尺寸誤差較大會影響密封效果;在聚合性和滲透性介質中,靜環如無過度磨損,還是不更換為好。因為靜環在靜環座中長時間處于靜止狀態,使聚合物和雜質沉積為一體,起到了較好的密封作用。
二、臥式研磨機和乳化泵滲漏原因及措施
機械密封滲漏的比例占全部維修臥式研磨機和乳化泵的50 %以上, 機械密封的運行好壞直接影響到臥式研磨機和乳化泵的正常運行。
機械密封是臥式研磨機和乳化泵滲漏的主要原因,但是機械密封本身是一種要求較高的精密部件,對設計、機械加工、裝配質量都有很高的要求。
在使用機械密封時,應分析使用機械密封的各種因素,使機械密封適用于各種泵的技術要求和使用介質要求且有充分的潤滑條件,這樣才能保證密封長期可靠地運轉。
三.常見的滲漏現象及對策
常見的周期性滲漏總結分析如下:
(1)臥式研磨機和乳化泵轉子軸向傳動量大,輔助密封與軸的過盈量大,動環不能在軸上靈活移動。在臥式研磨機和乳化泵翻轉、動、靜環磨損后,得不到補償位移;
對策:在裝配機械密封時,軸的軸向竄動量應小于0.1mm,輔助密封與軸的過盈量應適中,在保證徑向密封的同時,動環裝配后保證能在軸上靈活移動(把動環壓向彈簧能自由地彈回來),確保動靜環的結合面保持一定的壓力。
(2)密封面潤滑油量不足引起干摩擦或拉毛密封端面;
對策:油室腔內潤滑油面高度應加到高于動、靜環密封面。
(3)轉子周期性振動。原因是定子與上、下端蓋未對中或葉輪和主軸不平衡,汽蝕或軸承損壞(磨損),這種情況會縮短密封壽命和產生滲漏;
對策:根據維修標準來糾正上述問題。
(4)固體顆粒雜質引起的機械密封滲漏如果固體顆粒進入密封端面,將會劃傷或加快密封端面的磨損,水垢和油污在軸(套)表面的堆積速度超過摩擦副的磨損速度,致使動環不能補償磨耗位移,硬對硬摩擦副的運轉壽命要比硬對石墨摩擦副的長,因為固體顆粒會嵌入石墨密封環的密封面內。
對策:在固體顆粒容易進入的位置應選用碳化鎢對碳化鎢摩擦副的機械密封。